维护消费者权益别忽视售后服务
日期:2024-07-05 20:01 | 人气:
网购家电产品已经成为时下年轻人比较推崇的购物方式。虽然网购家电确实让用户得到了实惠,然而对于像油烟机、热水器这样的需要专门工作人员上门安装的“安装型家电”来说,售后收费无疑存在着不少猫腻,也是消费者投诉的重点。昨天,广东省消委会消费维权网发布了2011年广东省消费维权十大案例,TCL电视售后不完善位列其中。(3月13日中国新闻网)
再过一天,就是一年一度的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站在老百姓的角度理解消费者权益,无非就是希望做好具体的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售后服务。售前服务就是产品质量要把关,不能让劣质产品流入市场;售中服务是相关人员在售货时对消费者的良好态度。其实,百姓对售前服务基本上处于一种不知情状态,而售中服务往往比较好,除了个别垄断企业或国企的服务态度尚有待改进外,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今日,没有谁愿意因为自己冷冰冰的态度而耽搁了生意。事实上,眼下中国的售后服务体系颇让人担忧。
我们说,一个伪劣产品能不能进入市场,百姓往往无能为力,而这个伪劣产品若被商家“笑容可掬”地卖给了消费者,作为非专业检测人员的消费者也往往只能蒙在鼓里。因而,售后服务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最后防线,但毫不客气地说,这道防线一直以来都为国人所诟病。同一日还有新闻报道,海口市市民李先生家里的电磁炉不能正常启动了。于是,他根据商家提供的保修卡拨打了售后服务电话。客服人员经过简单询问,断定李先生的电磁炉是功率管烧坏,电阻也被烧坏了。“上门要100元,更换功率管要50元,电阻30元,总共180元。如果同意就上门进行维修。”(3月13日南海网)
说实话,笔者前不久就有李先生之类似遭遇。家里买了一台空调,没用一个月,空调扇坏了。打了几次电话,都答应来修,但迟迟不来。忍无可忍,我亲自跑到商店,店主说公司人手不够。我说三包卡上不是清楚地写着“方便的时候上门维修”吗?店主居然不以为然地说,这个“方便”是说我们方便的时候。
更令人没想到的是修好后,维修工居然找我要120元钱。我说,“不是说三包吗?包修呢?”维修工似乎也很意外:“我们包修,但是没说修的费用我们也包啊。先生,请你不要为难我,我只是一个维修工,这是我们公司的制度。”最后,杏宇平台招商我在百般无奈之下支付了120元的维修费。
我想说的是,类似遭遇不过是中国售后服务落后的一个侧影。这些问题,说到底是诚信问题——不少厂商只要把钱挣到手了,至于售后服务,只在售货时说得天花乱坠,真正出了问题,或躲躲闪闪、赖不认账,或与消费者玩文字游戏,更有甚者干脆没有任何售后服务;毫无疑问,在“中国制造”成为劣质产品的代言词的语境下,这种劣质的售后服务加剧了产品本身的劣质程度。
很明显,售后服务不会自己完善,需要社会舆论和行政力量的引导与规范,它包括准入制的严格制定与执行、伪劣产品的严厉查处与惩戒、落后服务的教育与惩罚等。笔者希望各方共同努力,在注重售前服务和售中服务的同时,也早日完善我国的售后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