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园里论质量——2023清华大学质量与可靠性研究院年会侧记

日期:2024-08-29 22:12 | 人气:

  被称为清华大学“二校门”的清华园石门诉说着百年清华的历史,而隔空相望的清华大礼堂则见证着清华质量教育不断发展的历程。10月20日至22日,清华质量教育的传统“节目”——2023清华大学质量与可靠性研究院年会在清华园里举行,来自全球各地的质量工作者汇聚百年学府,坐而论道,纵论质量。

  “昨天晚上郑力教授跟我说,这个会议注册的人太多。回想起我们9年前刚创办这个会议时是100个人,后来是200人,现在是400人,估计过几年会有800人、1000人,这个会议的规模会越来越大。质量的可靠性是一个很有内涵,很值得大家重视的地方。”

  “郭位老师刚刚讲我们年会已经是第9届,我想到这个会议当初是为什么要办。实际上这个会议是跟我们清华大学质量与可靠性研究院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而质量与可靠性研究院是清华大学和原质检总局联合办的一个研究院。”

  当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香港城市大学原校长郭位和清华大学副校长郑力谈起清华大学质量与可靠性研究院年会的成立初衷与历史时,不仅让在场的嘉宾对年会有了更多的认识,也更能体会到年会如今已经成为全球质量人相聚一堂的盛会。

  质量强国论坛、质量与可靠性成功实践论坛,两场不同的专业论坛,聚焦不同的质量主题,吸引了各界质量人士的参与和关注。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局长刘三江、市场监管总局特种设备局原局长崔钢等来自政府部门的嘉宾,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原国务院参事张纲等来自国内外的质量专家,以及来自华为、小米、宁德新能源、福田戴姆勒、箭牌等企业的嘉宾,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质量强国建设、质量与可靠性等质量领域的热点话题,阐述观点、分享经验。

  张纲的《把握主攻方向 建设质量强国》报告,对《质量强国建设纲要》进行深入解读;陈学东的《中国高端装备业高质量发展》对我国高端装备业质量予以深入分析,让大家了解到了宏观质量的发展趋势;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院士符志民的《正确认识质量,准确拾获质量》,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何桢的《面向智能制造的质量管理——机遇与挑战》,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董润桢的《可靠性工程:从实践到理论》等报告,则从微观质量的角度剖析了质量新的内涵与外延;罗格斯大学教授大卫的《具有相关退化部件群的系统可靠性建模》,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教授保罗的《区域风险与韧性分析概览》,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丁宇的《数据科学及其在超精密抛光上的应用》等报告,则展示了质量的专业性和前沿动态。

  除了一个个精彩的主旨报告,会场外,《中国质量报》和《中国质量监管》《产品可靠性报告》杂志等质量专业媒体和部分质量专业书籍的现场展示,也引来与会嘉宾驻足阅读,不少嘉宾还专门带回去钻研。

  杏宇

  “质量是发展之基、利民之举、强国之策。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质量。清华大学质量与可靠性研究院作为我国质量领域的高端智库,是推进质量强国建设的一个重要阵地、一支重要力量。我们希望研究院以及在座高校和企业代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示范引领作用,加强质量学科建设和高端人才培养,引领质量技术创新研发与推广应用,深化国内国际质量交流互鉴,共同探索质量发展规律、质量建设路径。希望各位嘉宾以质量强国论坛为平台,加强交流、分享经验、凝聚共识,共同推动质量变革创新,努力促进质量强国建设,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如同刘三江在致辞中所言,清华大学质量与可靠性研究院正依托清华大学的学术力量,搭建年会等不同质量平台,助力质量研究。

网站地图

旋转小火锅定制流程

免费咨询

提供图纸

免费设计

免费报价

无忧安装

终身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