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制造业向“新”求“质”的贝特探索
日期:2024-09-29 10:22 | 人气:
即便已经过去八年,江苏贝特管件有限公司(下称“江苏贝特”)董事长洪亮依然对2016年5月大洋彼岸的那个午后记忆犹新。
当时随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赴美访问的洪亮,在美方EJMA(美国膨胀节制造商协会)专家接待团面前对“中国创造”的旋转补偿器进行简单介绍后,美方临时请求增加会议议程,邀请洪亮在当天中午放弃休息时间,对全美本行业数十位专家系统介绍了旋转补偿器有关技术,令美国同行肃然起敬。
“那一刻深深感觉到,我们在旋转补偿器领域从跟跑变成领跑,我认为江苏贝特可以称之为旋转补偿器领域的‘华为’。”洪亮回忆当时的情景难掩激动。
这是洪亮和江苏贝特的一小步,也是中国补偿器行业整体突围,彻底解决“卡脖子”技术的一大步。
补偿器又叫膨胀节或伸缩节,主要利用金属波纹管或其他弹性元件的伸缩变形来吸收管道因热膨胀或冷缩产生的长度变化,从而实现管道的柔性连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管道系统中,如供热、供气、制冷、化工、石油等领域,在保障管道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也许你并不知道这是什么,但是你家里的暖气管道、天然气管道背后,都有它的存在。你更想不到的是,作为工业体系里必不可少的重要构件,目前全球设计生产旋转补偿器、套筒补偿器、球形补偿器的主要专业生产商江苏贝特,就坐落在泰州市姜堰区高新开发区的一个不起眼的工厂里。
成立于2005年的江苏贝特,在高压力管道上的技术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特别是旋转补偿器领域的技术走在世界前列,其客户名单和保障项目中,写满了中石化、中石油、万华集团、北京大兴机场、冬奥会等央企和重大工程的名字。
管理大师赫尔曼•西蒙在《隐形冠军:谁是最优秀的公司》一书中这样界定“隐形冠军”:在国内或国际市场上占据绝大部分份额,但社会知名度很低的中小企业。
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产业市场化,这是江苏贝特走出的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隐形冠军”之路,也是在洪亮看来,中国制造突出重围、实现弯道超车的经验总结。
多年来,江苏贝特致力于占领产业竞争制高点,确立国际标准竞争优势,在知识产权领域成果丰硕,是目前旋转补偿器行业里国内拥有专利数最多的企业。截止到目前,江苏贝特董事长洪亮带领企业共申报45项发明专利和88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PCT国际发明专利目前已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荷兰、俄罗斯、南非、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等13个国家获得授权。
特别是在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拿到发明专利,使江苏贝特成为全球少数几家在旋转补偿器领域具有影响力的企业,有力增强了我国在该产品国际标准竞争中的话语权。
此外,洪亮还先后参与制定8项行业、国家和团体标准,在各种专业刊物和国家级学术研讨会发表多篇论文,还参与编写了行业的工具书。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洪亮作为主要作者在权威学术期刊《热力工程与设备》上发表了《热网管道补偿新理念》,首次系统提出了新的旋转补偿器理论体系,让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对该产品有了全新的理解,让更多设计单位有据可依。
在一个从无到有的市场里,作为领军者的贝特,深知培育市场、引导需求的重要性。洪亮全身心投入到了旋转补偿器的产业发展中:举办行业研讨交流活动,发表演讲、编写工具书、发布有关论文……“从理论到产品结构,从产品工艺再到检测标准,需要系统的完善,江苏贝特趟出了一条没有前人的路。”回首往事,洪亮感慨万千。
在江苏贝特的带动下,第一次由我国企业为主打造形成一条完整的旋转补偿器产业链,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彻底扭转了一直以来欧美企业占据价值链高端的格局。
我国传统产业体量大,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提升、释放传统产业的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必须清醒认识到,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不少传统产业经过技术改造也能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洪亮认为,“以科技创新培育和发展传统产业的新质生产力,有助于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
以贝特的发展实践为例,洪亮介绍说: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的涌现释放了新质生产力,直接催生了更高质量、更优性能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为企业带来高附加值的技术红利。
2017年,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石油化工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将补偿器技术中心落户江苏贝特;2024年4月,工信部授予江苏贝特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苏贝特独家主持承担旋转补偿器的国家火炬计划两项和国家星火计划项目一项、获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12项、产品获“中国好技术”称号……这些荣誉折射出江苏贝特多年来引领行业风向标、打造创新策源地的突出贡献。
2016年7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到江苏贝特调研
贝特经验的密码是什么?在洪亮看来:中国不缺创造,缺的是如何让中国创造落地,也就是形成产业和市场。“贝特起初从一个点上开拓创新,填补了行业空白,企业标准经过完善后变成了国家行业标准,并从规范的角度做了大量工作,让更多的社会大众了解了旋转补偿器,为中国创造落地、形成产业规模奠定了基础,这就形成了面。”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并作出全面部署。长期在“产学研用”一线实践的洪亮对此表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这决定了新型生产关系必须满足科技创新的需要。
洪亮建议,“人才特别是企业的研发人才是科技创新的行为主体,要充分尊重科学研究规律和企业特别是民企经营实际,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完善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机制、科研服务和保障机制、激励创新的科研评价机制,全方位营造让企业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科研生态。”
洪亮举例称,顶层设计时可以适当出台保护新质生产力的举措,“例如经过相关部门认可备案后,加大力度奖励和扶持,让更多技术人员有杏宇平台招商动力投身在创新当中;此外,从制定标准到培育市场,要体现国家意志和行为,使它成为国家竞争力。”
创新的路上永远没有止境,展望未来时洪亮说:面对实现原创性、引领性科技创新的重大前沿命题,贝特将协同产业各方加强顶层设计,深刻吸收人工智能、万物互联等创新动能和技术趋势,努力贯通从理论、技术、标准到产品、应用的全周期创新链。
如何实现这个已经绘就的蓝图?洪亮的答案是“创、攻、用、推”。他坦言,“创”出来是源头和根本,将起到核心带动作用;之后聚焦面向产业化应用的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攻”出来;联合创新主体,实现创新技术产品“用”起来;大力推动产业牵引下的科技创新,将科技创新资源与成果向新产业和未来产业集中,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从而助力产业“推”起来。
说这番话时,和压力管道打了三十多年交道的洪亮充满信心,正如他的名字,声音洪亮,斩钉截铁。
新闻热线电话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广告招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