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物成为资本的当下“吃货”正在重构饮食文化的话语权

日期:2024-09-24 21:14 | 人气:

  「太狠了,太狠了!」网友们一边绞尽脑汁计算着跨店满减怎么能省下 20 块,一边在微博底下窃窃抱怨。

  「517 吃货节」自 2014 年首发以来,在近几年逐渐占据上游。今年,除了天猫、淘宝两个主会场之外,还有 10 个食品类分会场,包括但不限于粮油速食、休闲零食、乳饮健康、食品生鲜。

  在被消费主义支配的恐惧之下,大家也乐此不疲地在一个个商品页面里进进出出。

  与「双 11」「618」这种大宗型购物现场相比,吃货节的存在更有针对性。

  根据阿里数据,在过去的两年内,淘宝线上资深吃货(即频繁且稳定在平台进行食品消费)人数高达 3 亿,平均每年消费 478 万包热干面、669 万件辣白菜,以及 2840 万件螺蛳粉。

  「一切围绕着吃」,在大众范围内,吃货节用「薅羊毛」的吸引力营造了一个更为心安理得的消费场景。

  杏宇平台

  去年这个时候,淘宝正式上线吃货频道。阿里集团的掌舵人王帅将 2019 年称作「吃货元年」,

  「吃货」这个在大众眼中早已不再陌生的名词,转而以一种更为商品化的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

  你或许不会想到,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吃货联结起的价值判断竟然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

  《三侠剑》中有三侠分别是:神镖将胜英、震三山萧杰、九头狮子孟凯。而黄三太和萧银龙都是胜英的徒弟。

  「你真是吃货,叫姑娘追得都喘不上来气儿啦。」这是清末张杰鑫笔下《三侠剑》里三太揶揄银龙的话。吃货一词本不是网络文化的附属品,最晚在晚清至民国初期就已经在小说中被提及,后来还出现在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里。1985 年出版的《北京方言词典》,将吃货解释为「

  」,晋方言与川渝方言中也有相同的用法。可以看出,此时的「吃货」是带有明显贬义色彩的。

  这一点其实不难理解。不管俗话怎么强调「民以食为天」,「吃」仍一直被看作是件俗事儿,好吃懒做、饥不择食、囫囵吞枣、吃里爬外……也都不是夸人的话。甚至在改革开放后的 1980 年代,一部堪称「中华小当家真人版」的纪录片《中国之食文化》,还是经由日本龟甲万株式会社策划,日本岩波映画制作所拍摄而成。

  《中国之食文化》系列纪录片一共五集,分别介绍了北京,广州,江浙沪和四川这四地的饮食文化以及中式料理的烹饪技艺。

  到了 1990 年代,《编辑部的故事》大火,其中《水淹七军》那一集,讲萝卜大丰收。《人间指南》杂志社的戈玲同志,人美嘴快,可谓九十年代的女权先锋,在被同事余德利一番「女同志就算了,不如以后多吃点萝卜」的性别歧视言论激怒之后起身驳斥,「余德利,你可别瞧不起妇女啊, 一会比比看,看谁是吃货。」

  这种不温不火的状态持续了将近 20 年,直到 2012 年,「吃货」迎来了它的转折点。

  百度指数搜索数据显示,在 2011 年,「吃货」的互联网出现频次大约维持在 200 ~ 300 之间,而到了 2012 年,网民的关注度平均值一下跃升到 1200 。

  2012 年确实发生了一件大事 —— 可能很多人已经不记得了,正是在这一年,央视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次走进大众视野。

  在去中心化与泛娱乐化的浪潮里,「端着」的权威美食家们渐渐遭受冷落,人人爱吃成为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

  那一年,是 UGC(用户生产内容)出现的第 7 年,新浪微博成立的第 4 年,也是微信公众平台正式向公众开放的元年。

  《吃货辞典》包含 80 多篇散文,介绍了中国天南地北的几百道大菜小吃。

  世事有变,新的内容创造与分享机会,让「吃货」成为标榜热爱美食的网络流行语。饮食专栏作家崔岱远还专门出过一本《吃货辞典》,在前言里他这样写道:「我非勤行中人,对于『爆炒烧燎煮,煎糟卤拌汆』等等烹饪技巧只能从一个『吃货』的角度来理解和描述,难免露怯。

  幸好这本书并不是写给大厨们的专业书籍,而只是供那些和我一样喜欢四处寻味的

  此后的日子里,从无数的美食书籍到后来无数的美食自媒体,直至今天,素人与明星的吃播、专业的美食纪录片……这不单单是社会化媒体对我们口味的培养,背后凸显的,其实是

  在知乎「如何看待迪丽热巴的吃货人设」这个问题下,有 700 多万人围观。「胖迪」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这位小鸟腿女艺人的标签,在女汉子、老公、总攻这些标签用力过猛、渐渐过气的时候,吃货人设则是一个相对稳健的选择。

  尤其对于艺人来说,镜头前的良好形象管理是软性资本,谁都知道要想吃明星这碗饭,就不能吃桌上那碗饭。就像卡戴珊的豪华食品储藏室按功能营养分门别类,舒淇在网综《中餐厅》里端着一杯红酒就可以跳过一餐,网友除了大呼柠檬之外找不到任何共鸣。「请回答」系列导演新剧《机智的医生生活》里就有这样一个小插曲:李医生与前女友在医院会面,朋友们都不解他们当年为什么分手,李医生想了想,说了句:「她不吃饭」。

  试想半夜刚吃完宵夜的你看到「迪丽热巴们」也在吃宵夜,还对着镜头说暴饮暴食会变瘦,你感不感动。就像《红楼梦》里的风月宝鉴,一把双面镜神器,正反两面照人,是截然不同的面貌。曹雪芹虽然偏爱林黛玉,史湘云显然更讨喜。蕉叶覆鹿大口吃肉的史大姑娘是真性情,细细挑螃蟹肉的林妹妹讨不得众人欢心。

  只不过,一个过于扁平的人设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为了迎合大众而选择过度宣传和包装,是比较偷懒的行为,而这个行为,在观众逐渐识破套路之后,就显得不那么管用了。

  一旦戳破这层人设,套路所展现的「刻意讨人喜欢」即刻转化为强烈的不真诚感

  后来的事情,就是传说中看到食物就想吃的胖迪被网友群嘲不够真实,前著名主持人与流量小花的吃播现场几乎不动筷子……这时我怀念起很久以前,汤唯在接受杂志专访时称自己最爱吃的菜是回锅肉,结果被自己的经纪人改成了香菇菜心 —— 那时候,「仙女」还是不食人间烟火的。

  作为艺人,本身便是一个商品化的符号,人设体现的是自身的品牌价值,只不过吃货这条路似乎走不通,香菇菜心与回锅肉不能兼得。此路不通不是结局,从吃货人设到吃播带货,也就是一墙之隔。

  李佳琦曾经在接受《GQ》采访时说,「早期进入他直播间的明星大多表现得礼貌而疏离,越大牌越不会参与叫卖,只是借此宣告自己下凡来当个吉祥物,本质上不属于这个次元。」

  现在事情完全不同了。今年年初,天猫吃货节的筹划期间,淘宝直播运营负责人赵圆圆宣布辞职,正式结束自己在阿里三年多的职业之路。直播带货的风口在近三年越做越大,赵圆圆功不可没,

  明星与网红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尤其在线下曝光率受阻的当下,明星正式入场,带着天然的 IP 属性,成为吃播带货这一坐标系里非常大的一个变数。

  不像化妆品或电子产品,食品直播带货的门槛更低,而受欢迎程度更高。4 月 20 日,李小璐的首场品牌直播,卖出了 7.2 万盒、共 180 万只小龙虾。《极限挑战》六人组也在不久前以这种方式卖货助农,卖肘子、卖小米,粉丝点播《探清水河》,岳云鹏张嘴就来,雷佳音也在旁边跟着合唱。他们深知,在直播间里,有包袱的人是卖不好货的。

  技术赋权后的互联网民主化趋势,触及到当代餐饮语境后,更像是一个悖论,吃货便是一个最好的佐证。

  美食资本不再像皮埃尔·布尔迪厄预言的那样与阶级同进退,而是重构着饮食文化的话语权

  直播带货在未来会不会变为餐饮电商的标配与常态还未可知,这股劲头此刻正盛,谁都想感受一下风口的风。

  《天猫聚划算 517 吃货节,如何为用户打造食物狂欢盛宴?》SocialBeta

网站地图

旋转小火锅定制流程

免费咨询

提供图纸

免费设计

免费报价

无忧安装

终身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