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数万年前的“下饭菜”竟是它!没想到老祖宗竟是资深“吃货”
日期:2024-08-09 05:21 | 人气:
原来,是一位古人类,坐在火堆旁,正手拿石器,将一个个螺蛳的“尖尖小尾巴”敲掉,然后又将它们放到陶罐里煮。
富含蛋白质和各类氨基酸的小螺蛳,在熬煮过程中,释放出浓郁的鲜香味道。不远处,正在打磨石器的其他成年古人类,以及正在嬉戏打闹的幼年古人类,都被气味吸引,围聚过来。
2024年7月20日,在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副馆长陈坚科学严谨的描述中,记者打开想象的闸门,一幅《古人类嗍螺蛳》的画面涌入脑海。陈坚鼓励记者大胆想象:“正是现代人丰富的想象力,赋予了古文物新生命。”
随之,小螺蛳壳的螺旋无限延伸,宏大的史前文化和鲜活的民间饮食文化徐徐铺展开来。
同时,也不禁感叹:曾经,一颗小螺蛳,催生出各类石器,文明得以丰富;如今,一袋螺蛳粉,让全产业链加快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制造业得以进步。
走进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巨大的螺旋形楼梯首先映入眼帘,搭配极佳的光影,吸引着不少游客取景拍照。陈坚说,楼梯的设计灵感也是来源于螺蛳壳的形状。
漫步馆内,很多展品下方都铺陈着一层螺蛳壳,多处塑像场景再现了古人类捞螺蛳、敲螺蛳壳的样子。
馆内展览的史前时代螺蛳壳和敲砸器(一块石头),是从白莲洞洞穴遗址出土的,特别受游客关注。大家因为一碗粉,奔赴一座城,都想看看这螺蛳粉中的螺蛳在远古时期的样貌。
“要介绍今天的主角,还得从60多年前一次重大考古事件说起。”陈坚娓娓道来。
1956年,裴文中和贾兰坡两位中国考古界巨擘率领一支华南调查队来到柳州,在调查巨猿和人类化石时,发现了白莲洞遗址。在白莲洞里厚重的淤泥中,骨锥、石器等文物现出端倪。
就此,一场持久的考古“接力赛”开始了。正是一代又一古专家的开拓与坚守,才让我们对柳州浩瀚的史前文化有更丰富的了解。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螺蛳壳化石被发掘出土。这些螺蛳壳化石有一个特点,就是被人为地敲掉了尾部。据碳十四测定,这些螺蛳壳化石距今2.6万年左右。也就是说,我们的祖先——白莲洞人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捕捞螺类食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堆积层中的螺壳含量逐渐增多,说明食用螺蛳在当时非常流行。
陈坚介绍,柳江不仅孕育了史前的柳江人,也为各种水陆生物的繁衍提供了优越的环境。白莲洞文化遗址堆积物中,出土了大量动物化石,螺壳尤其多,其中就包括双棱田螺、李氏环棱螺、鸟螺,也有大蜗牛、道氏珠蚌。
柳州出现吃螺蛳这一现象的遗址不仅有白莲洞,在史前的柳江人洞穴、大龙潭的鲤鱼嘴,以及今年发掘的凤岩遗址,都被发现堆积着很多螺蛳壳。这些螺蛳壳的堆积,形成了如今探索古人文化的标准地层。
史前的先民们大量利用和食用这些俯身可拾的螺贝类水生动物,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贝丘文化”,贝丘是先民们食用螺贝后丢弃外壳而形成的堆积,简而言之,就是古时人们堆放“厨余垃圾”的地方。
“在第四纪冰期,约四万年前,包括柳州在内的很多地方,气候特别冷,许多动物被冻死,野果也采集不到,导致古人类在陆地上找不到食物果腹。”柳州博物馆馆长程州说。
这时,古人类开始了捕捞,男人负责捞鱼,女人负责捞螺蛳,其中螺蛳特别好捞,经常一捞就是一堆。
在三万年前,因为螺蛳是自然界中为数不多的食物,并且含有较多蛋白质,吃螺蛳成了史前的柳州古人,特别是柳江人生活的日常。
并且,考古学家发现,三万年前的螺壳“”都是被敲掉的,用的就是敲砸器。同时,当时还有一种刮削器,也叫碎石器,这种石器很细,并且有一头很锋利,古人会用石器锋利的那头来撬开螺蛳上的小盖。
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馆长蒋远金说,在两万年前,白莲洞人已经很聪明了,已经学会用火。现在白莲洞文化遗址中,还留下了“火烧石螺”的遗迹。“不仅如此,我在探寻中发现,白莲洞人还可能已经开始享受水煮螺。”
中国著名古人类学家、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原馆长周国兴曾在一次采访中说:“由于受到附近村民挖岩泥的影响,我们在发掘研究白莲洞遗址时,发现螺蛳壳的地层并没有找到陶片。但在周边大龙潭鲤鱼嘴遗址的同期地层中,就发现有了早期陶片与螺壳共存的事实,这些地方跟白莲洞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可作为佐证。”
陶器的出现,为史前人类的炊煮、农耕和定居奠定了基础,也标志着人类的饮食生活推向一个文明的新时期。
在专家们的描述中,可以想象,不知是哪位史前的柳江人偶然发现,没有的螺蛳更容易吸食,从此,人们开始敲掉螺蛳嗍螺蛳。
“如今人们能吃到鲜美的螺蛳粉,还得感谢一个人,那就是‘老市长’柳宗元。”程州说,柳宗元到柳州后,车马劳顿和气候的变化,导致他的身体不太好。柳宗元想,到了岭南地区,这里有吃螺蛳的习惯,他便把螺蛳熬成了药,一喝下去病就好了。于是,柳宗元把这个药方在柳州广泛推广。
清明时期的多部药学著作,包括《本草纲目》《本草汇言》《玉楸药解》等,均有对螺蛳药用的记载。杏宇平台招商
《本草汇言》中说:“螺蛳,解酒热,消黄疸,清火眼,利大小肠之药也。顾汝琳曰:此物体性大寒,善解一切热瘴,因风因燥因火者,服用见效甚速。”
走在柳州大街小巷,总能闻到风味独特的螺蛳香味,这也是柳州特定的城市味道。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在我国许多古人类遗址中,都有发掘出大量螺壳,但真正将这美食延传至今并发扬光大的,柳州肯定排在第一。
据考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螺蛳粉在柳州谷埠街一带的夜宵摊兴起。市民林超贤在谷埠街住了几十年,据他回忆,当时,一些食客要求炒螺、煮螺摊主把米粉放在螺蛳汤中,螺蛳粉于偶然之中就此诞生了。
之后,我市实施“百城千店”工程,柳州螺蛳粉店铺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开张。
2012年5月,柳州螺蛳粉亮相央视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更是引发了火爆效应。
可“粉好吃带不走”,成为困扰螺蛳粉产业化发展的难题。如何将这碗粉从在柳州才能吃到的“现煮堂食”变成“袋装速食”,进而走向全国?
2014年底,第一家袋装螺蛳粉企业在柳州诞生,获颁编号为“0001”的“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袋装螺蛳粉自此出现在大众视野。
2023年,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达669.9亿元,累计出口为3167.1吨。
如今,这张“舌尖上的城市名片”,深受国内外美食爱好者的欢迎。从“路边摊”逆袭成“网红”,一小袋螺蛳粉成了百亿元的大产业,一缕浓香随着小小的包装袋,从“路边摊”饮食店走向千家万户,并漂洋过海走出了国门。
原标题:《柳州数万年前的“下饭菜”竟是它!没想到,老祖宗竟是资深“吃货”》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