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原理及波形分析(附案例)
日期:2024-08-27 08:44 | 人气:
有创动脉压监测已成为危重患者血液流动学监测的主要手段,为高危、急危重患者的临床诊断等提供了准确、及时的动态血压监测参数,可及时发现血压的异常变化并作出相应处理。
今年3月份,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为多名感染性休克患者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技术,此项技术的成功应用,进一步完善了我科的重症监测技术,为危重症患者的治疗提供了直观、连续、准确的监测数据,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抢救成功率,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接下来我们来谈谈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了解一这项技术的相关内容。
定义:将导管置于动脉血管内,直接感受血管内压力,通过传感器将导管内液体压力转换为实时电信号,最终将电信号转换为实时压力信号,以波形曲线和血压数值呈现出来,是测量血压的金标准。
方法:组成动脉压力监测系统(图1)的部件包括动脉内导管、延长管、三通开关、采血装置、压力传感器、持续冲洗装置,以及连接床边监护仪和示波器的电线。在对患者进行监测之前,需要进行传感器调零点的定标。定标的方法是打开传感器附近的开关,将其与空气相通,使压力传感器暴露于大气压下。然后按监视器上的“校零”按钮,将压力参考值调整至零。通常情况下,零点会被设定在患者腋中线(即右心房)的水平位置。
2、凝血功能障碍:对已使用抗凝剂患者,最好选用浅表且处于机体远端血管3、患有血管疾病的病人,如脉管炎等
1、直接动脉压力监测为持续的动态变化过程,不受人工加压、袖带宽度及松紧度影响,准确可靠,随时取值。
反射波:向外周传播的前向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脉搏波,主要由血栓和动脉分叉处阻挡形成,反射波迅速逆向传播,与前向波融合共同形成脉搏波。
b点:整个脉搏波波谷最低点,对应血压值为舒张压,此时左室内压=主动脉根部内压,快速射血期的开始。
c点:整个脉搏波波峰最高点,对应血压值为收缩压,一般是脉搏波的第一收缩峰,此时左室内压=主动脉根部内压,快速射血期结束,减慢射血期开始。
e点:又称反射点,一般位于主波之后,低于主波波峰,一般是脉搏波的第二收缩峰。
f点:降中峡,又称重搏波波谷,此时主动脉瓣关闭,是心室收缩和舒张的分界点。
:重搏波波峰,对应心动周期的舒张期波峰,可反应主动脉瓣关闭所致折返波,为脉搏波第三收缩峰。
(一)上升支:在心室快速射血期,动脉血压迅速上升,大动脉管壁被扩张,形成脉搏波形中的上升支。
上升支过于陡峭:大动脉弹性储备功能下降 (主动脉硬化)、使用强心药物时、交感兴奋状态/麻醉偏浅
心室减慢射血期,射血速度减慢入主动家的盘攀尔犁由望册漆绕商保周游血量,故被扩张的大动脉开始回缩,动脉血压逐渐降低,形成脉搏波形中下降支的前段。随后心室舒张,动脉血压继续下降,形成下降支的其余部分。
1.大动脉弹性越好,储存血功能越强,血流向外周的速度就越慢,下降支越平坦;
下降前支过于陡峭:容量不足、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大动脉弹性下降 (主动脉硬化)
下降后支过于陡峭:容量不足或外周阻力降低的中早期 (感染性休克等),血压整体水平不高,下降后支甚至重搏切迹的波形显示不清,此时可将波形幅度的标度调低即可见。但血压严重降低时,波形显示过于不清难以见到。
下降后支过于平坦:外周阻力增高 (原发性高血压、血液高凝等)、使用升压药物时、交感兴奋状态/麻醉偏浅。
在心室快速射血期,大动脉管壁被扩张,心室减慢射血期,射血速度减慢,进入主动脉的血量少于由主动脉流向外周的血量,故被扩张的大动脉开始回缩,动脉血压逐渐降低。
当有效血容量缺乏、心肌收缩乏力时,每搏量不足,心室减慢射血期,进入主动脉的血量远远少于由主动脉流向外周的血量,可出现“圆顿波”和“低平波”。
当左心室内压主动脉压,主动脉内的血液向心室方向返流,推动主动脉瓣关闭,返流的血液使主动脉根部的容积增大,且关闭后血液受到瓣膜阻挡再次折返形成一个折返波,称重搏波,或降中波。
从主动脉到远心端的外周动脉,SBP增高,DBP降低,因DBP变化不及SBP,MAP变化不明显。杏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