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学习问答
日期:2024-08-21 21:43 | 人气:
杏宇平台招商2011年,我国战胜国内外诸多挑战和困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面对2010年底开始不断上涨的价格水平,我们坚持综合施策,控货币,抓生产,促流通,严监管,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在7月份达到6.5%的全年高点后,逐月回落到12月份的4.1%,彻底扭转了价格水平加速上涨的趋势。不仅如此,还保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没有出现大的波动。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增长9.2%。
就业状况进一步改善。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继续保持在4.1%。全年农民工增加1055万人,达到25278万人,比上年增加4.4%。
城镇化步伐加快。年末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51.3%,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首次超过50%,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
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4%,是1985年以来增长速度最高的一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实际增长8.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
社会保障程度进一步提高。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839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685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47291万人,增加4028万人。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以上。列入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地区参保人数达到32643万人。
房地产调控取得成效,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提速。房地产投机投资性需求得到明显抑制,绝大部分城市的房价开始回落。全年新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043万套(户),基本建成432万套。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新进展,发展的协调性和产业竞争力得到加强
内需及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2011年,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05%,比2010年提高15个百分点。而外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则由2010年正的9.2%,变为负的5.8%。内需中消费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6%,比2010年提高14.8个百分点。
农业获得全面丰收。全年粮食产量达到57121万吨,比上年增产4.5%,实现连续八年增产。棉花产量达660万吨,增产10.7%。油料产量3279万吨,增产1.5%,糖料产量12520万吨,增产4.3%。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加快。下一代互联网、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三网融合、云计算、物联网等试点示范工程进展顺利。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全年新增发电机组容量9041万千瓦,新建铁路投产里程2167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421公里,新建公路5528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124公里,港口万吨级码头泊位新增吞吐能力26639万吨,新增光缆线;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新兴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年末固定及移动电线亿人,普及率达到38.3%。
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增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等多项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2011年,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分别为12.7%、14.0%和12.5%,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达到2.9亿千瓦,比上年增加3356万千瓦。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1100万吨。5000多万千瓦新增燃煤发电机组全部安装脱硫设施。淘汰一大批高能耗、高污染和落后产能。七大水系的398个水质监测断面中,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15.3%,比上年下降2.0个百分点。天然林、草原生态和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
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8610亿元,增长21.9%,占GDP的比重达到1.83%,比上年提高0.07个百分点。全年成功发射卫星19次。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发射并实现空中交会对接,实现了我国探月工程的重大突破,使我国成为国际上极少数几个拥有此项技术的国家之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投入试运行。深海探测也取得突破性进展,载人深潜器“蛟龙”号完成5000米海试。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亩产突破900公斤。
全国共招收研究生56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招收本专科生682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09万人,普通高中招生851万人,初中招生1635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737万人。扎实推进教育公平。全面实现了“两基”目标。免除了1亿多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教科书费,免除了3000多万农村寄宿制学生的住宿费。
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达到95.3万个,其中医院2.2万个,乡镇卫生院3.7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3万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7.8万个,村卫生室66万个。卫生技术人员620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515万张。基础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95亿人,医疗保险体系初步形成。
年末全国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481个,博物馆2571个。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925个,文化馆3276个。广播电台197座,各类电视台2410座。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7.8%。全年出版各类报纸467亿份,各类期刊33亿册,图书77亿册(张)。
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健身强体的体育运动和锻炼之中,身体素质得到提高。2011年,我国运动员在24个大项中获得138个世界冠军,创8项世界纪录。
对外开放进一步拓展。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6421亿美元,增长22.5%。非金融领域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160亿美元,增长9.7%。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6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全年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03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2%。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45.2万人,增加4.1万人。2011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10年的实践表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选择是十分正确的。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再次向世界表明,对外开放是我们的长期基本国策。
2011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进取,努力开拓,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新的更加辉煌的成就。
2011年,在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我国国民经济呈现增长较快、价格趋稳、效益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宏观调控的主要工作和特点,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重点、力度和节奏,努力做到调控审慎灵活、调整适时适度。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关系,调控审慎灵活,调整适时适度,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首要任务,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灵活实施公开市场操作,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政策,引导货币信贷增长向常态回归,控制物价上涨的货币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生产,搞活流通,保障供给,加强监管,着力遏制物价过快上涨。在下半年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上升、国内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问题的情况下,一方面坚持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不变,保持宏观经济政策总体稳定,继续控制通货膨胀;一方面适时适度预调微调,暂停发行三年期央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适当调整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政策参数,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重点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重点保证国家重大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
(二)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积极稳定外需,增强经济自主增长动力。一是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多措并举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消费能力。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比上年增加53万人。积极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指导各地适度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连续7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以及部分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进一步扩大消费热点。继续支持高效照明产品、节能空调、节能汽车等消费,健全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扩大文化、旅游、信息、养老等服务消费。教育、医疗、社保等加快发展,居民消费预期积极改善。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工程,规范发展电子商务和网络购物,开展专项执法打假活动,优化市场消费环境。二是大力优化投资结构。政府投资优先保证重点在建、续建项目资金需求,有序启动“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建设。加快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创业投资,支持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加强重点节能减排环保工程建设。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推进民间投资信息发布、监测工作,有力调动了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三是促进外需稳定增长。发展保单融资、出口退税托管贷款、出口买方信贷。稳定劳动密集型、机电和高新技术等产品出口退税政策。积极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完善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同时,积极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进口,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和基本平衡。
(三)坚定不移地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确保调控政策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一是严格控制投机、投资性需求。要求省会及以上城市和房价上涨过快的二三线城市,从严制定和执行住房限购措施。强化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上海、重庆启动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的试点。二是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出台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完善财政投入、土地供应、信贷支持、税费减免等政策,着力提高规划建设和工程质量水平,制定分配、管理、退出等制度和办法。中央财政安排资金1713亿元,是2010年的2.2倍,全年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432万套,新开工建设1043万套。三是着力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全年商品住房用地供应同比增长4%,积极推广以“限房价、竞地价”方式供应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用地,并督促开发企业加快开工建设。四是加强市场监测与监管。指导监督各城市制定房价控制目标。对北京、上海等地调控政策实施情况进行督查。落实住房保障和稳定房价工作的约谈问责机制。加快推进住房信息系统建设。随着一系列政策落实到位,投机、投资性需求得到明显控制,房地产市场逐步降温,多数城市房价环比下降,调控效果正在显现。
(四)积极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隐患,保证经济金融稳健运行。最突出的是严格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规范清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及时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全面审计,摸清了底数并及时向社会公开。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实施全口径监管,进一步清理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严格控制增量,逐步消化存量,有效化解债务风险。要求各地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的原则,积极稳妥解决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要求金融机构切实加强风险识别和管理。坚决禁止政府违规担保和承诺行为。同时,着手研究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在上海、浙江、广东、深圳等地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
2011年初以来,全球通胀预期不断增强,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国内要素成本明显上升,部分农产品供给偏紧拉动食品价格高企,物价上涨压力持续增加,价格形势较为严峻。2011年前几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持续攀升,7月份当月同比涨幅达到6.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等也呈现加速上涨趋势。按照“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的要求,一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决策部署,积极配合,多管齐下,遏制物价过快上涨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明确货币政策取向由适度宽松回归稳健,控制物价上涨的货币条件。综合交替使用数量型、价格型工具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把好流动性总闸门。3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2.75%提高到3.50%,累计上调0.75个百分点;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5.81%提高到6.56%,累计上调0.75个百分点。在国际收支总体上继续保持较大顺差的背景下,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加强日常流动性管理。6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共3个百分点,2011年9月起还将保证金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交存范围。在多种政策工具综合作用下,货币信贷增速平稳回调,2011年年末,广义货币同比增长13.6%,比上年末回落6.1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增速总体回落,2011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8%,比上年末低4.1个百分点;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7.47万亿元,同比少增3901亿元。
二是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市场供应。2011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2011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的意见》,全力保持粮食生产发展好势头。加大农产品价格支持保护力度,进一步提高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及时启动油菜籽、大豆、棉花等临时收储,搞好重要农产品收购,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实现了“八连增”。针对一个时期猪肉价格涨幅较大的情况,按照统筹兼顾、综合施策、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措施,尽量减缓周期性波动,防止大起大落,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把握好储备粮油投放、轮换的时机和节奏,搞好进出口调节,累计投放国家储备粮3986万吨、食糖127万吨。加强对化肥等农资市场的监测和价格监管,落实化肥淡季储备政策和化肥用电用气运输优惠政策。各地还加强蔬菜基地建设,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
三是搞活流通,降低流通成本。2011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切实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取消、降低和减免了一批涉农涉企收费。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政府投入和政策扶持。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和配送车辆24小时进城通行、便利停靠政策,开展收费公路专项整治,促进物流车辆便利通行,降低过路过桥收费。改进对物流企业的管理,放宽对物流企业资质的行政许可和审批条件。依法规范和降低农贸市场摊位费和超市进场费,降低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收费标准,实施蔬菜等农副产品生产和流通的用水、用电等优惠价格政策。为解决一些大中城市农产品流通环节和成本增加、“卖难买贵”等问题,促进农产品物流业发展,大力发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加快建立主要品种和重点地区的冷链物流体系,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四是加强价格监管,管理好通胀预期。统筹考虑社会承受能力和抑制价格较快上涨的需要,稳定水、民用电、管道燃气等政府管理的价格,降低了部分药品价格,取消部分商业银行收费项目。同时加强价格监督检查。修订了《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进一步明确价格违法行为的界定范围,提高了价格违法行为的处罚标准。对重要商品的市场购销秩序进行整治;规范金融、房地产价格以及收费行为。严厉查处部分企业相互串通、操纵价格、价格欺诈的案件,依法处罚并进行了公开曝光。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及时发布价格信息,努力稳定通胀预期。
五是完善补贴制度,着力保障群众生活。根据物价涨幅及时发放补贴、联动调整保障标准,全国31个省(区、市)全面建立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各地都提高了失业保险金标准,22个省市提高了城乡低保标准,各地全年累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近百亿元,有效缓解物价上涨对低收入居民生活的影响。
在国家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价格调控和监管政策作用下,主要价格指标趋稳回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8月份后连续回落,12月份下降至4.1%,全年同比上涨5.4%;食品价格同比涨幅从7月份的14.8%下降至12月份的9.1%,其中,猪肉价格是本轮食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10月份以后明显下行、趋于相对稳定;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明显回落;房地产调控成效正在显现,多数城市房价环比下降,房价环比下降的城市个数增多。
总的看,2011年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我们有效遏制了物价一度过快上涨势头,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充分肯定。
2011年,我国极端天气频繁发生,农业生产成本加速上涨,外部条件和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面临严重困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全面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加快推进水利改革发展,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同心协力,攻坚克难,千方百计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农业农村保持了强劲发展好势头,实现了“十二五”发展“开门红”,为促增长、控通胀、保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撑,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是粮食实现“八连增”,主要农产品全面增产。粮丰天下安。2011年,面对我国北方冬麦区冬春连旱、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西南地区严重干旱以及国际粮价高涨、通胀预期加大的严峻挑战,中央及时出台抗旱保粮、防灾减灾政策措施,各级各部门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和工作强度,千方百计夺取粮食和农业丰收。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7121万吨,比上年增产2473万吨,连续5年超过了1万亿斤,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八连增”,单产和总产均在上年大幅增加的基础上再创新高,标志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跃上新的台阶。同时,其他主要农产品如棉油糖、肉蛋奶、果菜茶、水产品均全面增产,这是近16年来第一次。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品种丰富。
二是农民增收实现“八连快”,城乡收入差距趋向缩小。这些年,党和政府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千万百计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农民收入实现了连续多年较快增长。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77元,比上年增加1058元,增量超过千元,创历史新高;实际增长速度达到11.4%,创本世纪新高,实现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连续8年较高增长。农民收入增长快,主要得益于“三多三高”。其一,农产品产量多、价格高,农业内部就业增收潜力持续释放。全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第一产业收入增加289元,达到2520元,增长12.9%。其二,农民务工人数多、工资高,外出务工增收势头依然强劲。全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2963元,同比增加532元,增长21.9%,工资性收入对全年农村居民增收的贡献份额达50.3%,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体。其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多、含金量高,农民更多地分享到改革发展成果。全年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563元,增长24.4%,增速比上年提高10.6个百分点。尤其令人欣喜的是,农民收入增幅在2010年超过城镇居民的基础上,再次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了3个百分点,中西部农民收入增速普遍快于东部地区,开始显现城乡区域收入差距缩小的迹象。
三是农田水利建设显著加强,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2011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着力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中型灌区和排灌泵站更新改造加快推进,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启动,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达到1250个,基本覆盖农业大县和产粮大县;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2428.7万亩。全面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重点支持田间工程和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跃上新台阶。农业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设施农业迅猛发展,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正在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迈进。
四是农村民生继续改善,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2011年各项农村社会保障继续“提标扩面”,取得新的进展。“新农合”基本实现全覆盖,各级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20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人口达到5300多万,标准提高超过10%;“新农保”试点加快推进,覆盖到全国60%的县、1亿农民领取了养老金。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基本解决,3000多万名农村寄宿制学生免除了住宿费。制定实施了新1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1.28亿农村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开发范围。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全年又解决639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改造农村危房265万户。各地新农村建设各具特色,乡村规划、环境整治逐步推开,生态家园、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各项保障制度的建立,极大增强了广大农民的幸福感、尊严感和安全感。
五是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农村发展活力持续增强。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开放,进一步优化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机制和发展环境。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全面启动,在全国28个省(区、市)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依法开展草原确权登记。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大幅度增加补助资金规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全国已有25个省(区、市)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改革任务。出台了国有林场改革试点指导意见,江西、湖南等7省已启动试点。推进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在10个省(区、市)的25个县实施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部署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落实各项改革试点任务,探索农村土地管理、农村金融服务等体制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一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积极成效。(1)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宏观引导。编制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更加具体的产业发展目标、产业发展路线图、重大工程和保障措施。相继出台新的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政策、高技术服务业指导意见、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新兴产业发展。(2)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中央财政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参股创投基金、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支持高端装备研发等方式,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一步扩大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实施规模,新设立41只创投基金。同时,积极培育市场,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标准和产品技术标准。扩大和深化国际合作,发布实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意见。(3)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97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等领域的研究项目取得一大批成果。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一些重点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瓶颈技术。863计划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启动了一批重大项目并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建立和完善了42个国家工程中心。新建28个国家工程实验室。依托骨干企业新建5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一年来,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重点产业加速成长壮大。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一批关键产业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实现良好开局。
二是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和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1)重点产业调整振兴扎实推进。2011年,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加强对重点产业发展的引导和规范。修订颁布了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支持钢铁、石化、装备、船舶、汽车、轻工、纺织等产业的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支持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150亿元,支持4000多个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带动总投资3000亿元。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注重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制定具体的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清理和取消一些不利于兼并重组的相关规定,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兼并重组。钢铁、煤炭、稀土、水泥等行业兼并重组稳步推进,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落后产能线)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2011年,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陆续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高技术服务业、节能服务业、家庭服务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改善服务业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国家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的作用,支持服务业集聚区和生产性服务平台建设,促进服务业新型业态和新兴产业发展。研究提出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推动高技术服务业提高水平、做大做强。制定了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推动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2011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突破20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3.1%。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新兴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旅游、文化等产业快速发展。
三是能源、交通运输产业快速发展。(1)能源生产建设加快推进。2011年,我国积极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促进能源供需平衡,加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建设,能源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能源供需形势总体平稳。密切跟踪国际能源市场发展变化,深入分析国内煤炭、电力、油气运行动态,加强能源供需调节。搞好产运需衔接,有效地保障了两节、春耕、三夏、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等重点时段的能源供应,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11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31.8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7%。能源消费总量34.8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7%。能源保障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根据规划要求,有序开工建设了一批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油气管网和电网等重点项目。(2)交通运输能力显著提高。2011年,我国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交通运输生产组织协调,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建铁路投产里程2167公里,新建公路55285公里,港口万吨级码头泊位新增吞吐能力26639万吨。新增运输机场5个。城市地铁新增约200公里。交通运输生产继续较快增长。加强运输组织,切实做好重点时段、重点地区的运输保障工作,确保重要物资运输和旅客运输。全年货物运输总量368.5亿吨,比上年增长13.7%。旅客运输总量351.8亿人,比上年增长7.6%。
2011年科技发展着眼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突出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围绕主题主线,加强前瞻布局,改善基础条件,取得了若干举世瞩目的重大标志性成果,进一步发挥了支撑引领作用,为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变、惠民生作出了显著贡献。
第一,科技实力持续提升,基础和前沿领域重大成果竞相涌现。去年全国研发经费(RD)预计达8610亿元,比上年增长20%,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近1.83%,研发经费居世界第三。财政投入基础研究经费增长20%以上。重要科学前沿和战略必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特别是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成功,“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创下了5188米的下潜记录,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亩产突破900公斤,发现了大脑神经网络形成新机制,世界首座超导变电站正式投入电网运行,这些成果具有开创意义和全球影响。中科院实施“创新2020”战略,启动战略性先导专项。科研基础设施布局更加合理,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新建4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工程开工建设。科研质量不断提升,我国国际论文发表总量稳居世界第二,总被引用数居世界第七,发明专利授权量比上年增长27.4%,居世界第三。
第二,重大专项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的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各专项取得一批新成果,核高基专项开发出“申威1600”高性能CPU,成功应用于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集成电路装备专项开发出12英寸65—40纳米介质刻蚀机,在“中国制造”的高端产品方面迈出可喜一步;宽带移动通信专项加快了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链的形成;数控机床专项“64000KN(千牛)大型快速高效数控全自动冲压生产线”走向了国际市场;油气开发、新药创制等专项建立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水污染治理专项推动了地方治污工作进程;转基因研究取得了试验性成果。这些重大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凸显了技术进步对产业变革的强有力的驱动作用。
第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加快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创新型企业三大载体建设,促进了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去年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新增154家,设在企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分别达98个和148个。国家高新区在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和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0万亿,同比增长22%;实现工业增加值2.7万亿,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12.4%。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取得显著进展,去年全国技术交易成交额4760亿,同比增长22%。广大科技人员开展科技和管理咨询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摆脱困境、提升竞争力。
第四,农村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深入开展,科技惠民成效显著。加强基层科技工作,推动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全国90%以上的县(市区旗)开展科技特派员活动,辐射带动4500万农民。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2%。人口健康、资源环境、公共安全、海洋科技等领域的科技进步有效改善了民生。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开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主题科普活动,促进了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第五,对外科技合作交流深度拓展,科技在外交大局中的地位持续提升。注重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顺利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较好地吸引和使用全球科技资源。政府间科技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成功开展了中美创新战略对话等一系列科技外交活动。科技援外经费大幅提升,面向发展中国家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科技交流成为人文交流的一大亮点,为夯实中外友好的社会基础作出了贡献。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把节能减排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各项工作取得新的积极成效。
2011年,国务院对“十一五”节能减排工作成绩突出的省级人民政府给予了通报表扬。国务院发布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先后召开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节能减排工作进行总体部署。在综合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节能潜力、环境容量及国家产业布局等因素的基础上,有关部门将“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分解下达到各省(区、市),督促各地层层做好任务分解。
一年来,国家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年淘汰落后的水泥产能1.5亿吨、炼铁产能3122万吨、焦炭产能1925万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调整《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重点加强对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支持。修订发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引导外商投资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领域。
加快实施节能重点工程。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节能改造、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合同能源管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等重点工程建设。
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制定下发了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方案,明确目标责任,加强监督检查。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1.33亿平方米,开展高耗能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推动交通运输领域节能减排,开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城市试点。选择8个城市开展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检测预警,设立定位监测点400多处。
推进循环经济加快发展。总结并发布60个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案例。扩大再制造品种和试点范围。建立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利用中央财政资金引导循环经济做大做强。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加强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设,开展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试点。
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发布第四批《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公布了煤炭、电力、钢铁等13个行业的22项节能技术。继续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调整高效电机补贴标准,提高节能汽车燃油性能。编制完成钢铁、石化、有色、建材等11个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目录、应用案例和技术指南。
2011年,主要污染物减排扎实推进。前三季度,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继续下降,估计全年下降比例为2%左右,超过减排1.5%的目标。重金属污染等严重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有所遏制。全面开展涉铅行业排查整治,首次将该行业所有企业的环境信息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对全国化学品环境管理进行专项检查,开展全国汞污染排放源现状调查评估。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截至11月底,全国共出动人员270万余人次,检查企业107万余家次,查处环境违法企业1万余家,挂牌督办环境违法案件2000余件。开展沿海地区陆源溢油污染风险防范大检查,深化尾矿库环境管理,直接调度处理100余起突发环境事件,切实保障环境安全。
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不断深化。前三季度,地表水国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49.8%,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13.5%,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得到加强。
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可控。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密切跟踪研判事故进展,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组织开展全国运行和在建安全大检查,要求各民用单位落实整改要求,全面修订单位场内应急计划及修订说明。开展核技术应用、铀(钍)矿和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检查,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全国辐射环境质量保持良好。
2011年我国生态建设与保护成效明显。实施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并提高补助标准,实行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开展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植树造林9200多万亩。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完成治理任务1140万亩。石漠化治理工程正式启动,建设范围扩大到200个县。
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一系列重大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政策文件制定出台,区域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我国区域发展呈现出生动活泼的良好局面,朝着协调性不断增强的方向迈进。
(一)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区域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布局,这就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近年来,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指导下,国家相继批准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政策文件,设立了若干特色鲜明的重点功能区,我国区域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呈现出深化、细化、实化、差别化的特征。中央先后制定了促进西藏、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文件,出台了对口支援新疆、西藏和青海等四省藏区的政策措施,制定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意见。国务院颁布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制定了促进宁夏、广西等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颁布了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制定了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意见,制定了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意见。
2011年,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关于支持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今年初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与此同时,制定了促进西藏、新疆等地区跨越式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实施新1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兴边富民行动规划;批准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研究设立了舟山群岛新区,批准连云港建立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制定了支持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福建平潭岛开发建设的有关政策。
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增强了我国区域政策的针对性,缓解了政策空间过大和“一刀切”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各区域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思路,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无序过度竞争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有利于统筹考虑国家战略需要和地方实际,更好地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二)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东中西呈现出竞相发展的新局面。2011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2%。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万亿元的省区市达到23个,已有三分之二以上迈过了地区生产总值万亿元的门槛。其中广东超过5万亿元,江苏和山东超过4万亿元,浙江首次迈入3万亿元,河南、河北、辽宁、四川和湖南超过2万亿元。东部地区继续率先发展,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北京、上海、天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都超过1.2万美元,达到中上等富裕国家水平。江苏、浙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9000美元,广东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800美元,均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全面提速,多项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经济增长方面,中西部地区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位居全国增长的前列。2011年重庆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万亿元,增长16.4%,位居全国第一。四川、内蒙、贵州经济增长达到15%,陕西经济增长13.9%,湖北经济增长13.8%,安徽、青海经济增长13.5%,云南、山西、广西经济增长都达到13%。中部地区6省全部跻身“万亿元俱乐部”,人口大省河南经济总量达到2.7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五、中部第一。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速快于东部,东部地区投资比上年增长21.3%,中部地区增长28.8%,西部地区增长29.2%。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也快于东部,东部地区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7%,中部地区增长18.2%,西部地区增长16.8%。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动力增强,出口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同期总体出口增速。重庆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92.2亿美元,同比增长140%,增长幅度位列全国第一。河南、贵州和江西出口分别比上年增长82.7%、55.5%和63.1%。四川对外贸易首次突破500亿美元,同比增长46.1%,总额稳居中西部第一位。2011年中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贵州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15%,增速创26年来新高。
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加快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2007年西部地区经济增速首次超过东部地区。2008年以来,西部、中部、东北地区连续4年超过东部地区,这一趋势有望继续保持下去,我国区域发展开始呈现出地区发展差距相对缩小的良好态势。
2011年,按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改革任务,在财税、金融、国有企业、农林水利等重点经济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改革力度,取得明显成效,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第一,财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取得重要成果。2010年6月,财政部发出《关于将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通知》,规定自2011年1月1日起,中央各部门各单位的全部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管理,收入全额上缴国库,支出通过公共财政预算或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据统计,2011年中央约60亿元、地方约2500亿元原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已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二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2010年11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完善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有关事项的通知》决定,从2011年起,扩大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将教育部等中央部属企业纳入实施范围。同时决定,将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类型由原先的三类调整为四类,相应提高上交比例。三是推进政府预决算公开取得积极成效。2011年,98个中央部门全部公开了“三公”经费。中央本级“三公” 经费财政拨款预算94.28亿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仍然占62.78%,为59.19亿元,因公出国(境)经费为19.9亿元,公务接待费为15.19亿元。同时,北京、上海、广东、陕西等省市也公开了“三公”经费。四是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在上海试点。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是,在现行增值税17%和13%两档税率的基础上,新增设11%和6%两档低税率,交通运输业适用11%的税率,研发和技术服务、文化创意、物流辅助和鉴证咨询等现代服务业适用6%的税率。原归属试点地区的营业税收入,改征增值税后仍归属试点地区。五是原油、天然气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在全国实施。2011年,国务院修改条例,增加从价定率计征的办法。其主要内容有:一是增加了从价定率的资源税计征办法,对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并相应提高了原油、天然气的税负水平,税率为5%—10%,这次改革暂按5%的税率征收。二是统一内外资企业的油气资源税收制度,取消了对中外合作油气田和海上自营油气田征收的矿区使用费,统一改征资源税。
第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改革取得积极进展。2011年,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已经扩大到全国,业务范围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其他经常项目,并开始从经常项目扩展至部分资本项目,为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运用人民币进行结算提供了便利。目前与境内发生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业务的境外国家和地区已达181个,各项业务规模稳步扩大。到2011年末,银行累计办理经常项目下人民币业务结算金额2.58万亿元;资本项下人民币结算量稳步增长,2011年全年,银行累计办理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结算金额201.5亿元,外商直接投资结算金额907.2亿元。
第三,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一年来,推进国有大型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在中央企业层面,已经有6家央企控股公司在境内外资本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3家企业完成了整体改制。目前央企数量已减少117家,同比减少40%。在地方企业层面,各个省市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启动实施了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2011年初,国务院批准同意了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及电力设计、施工企业一体化重组方案。2011年9月29日,由两大电网公司剥离的辅业与4家中央电力设计施工企业重组形成的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第四,农林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一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11年,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任务已基本完成。目前已完成确权集体林地26亿亩,占全国集体林地总面积的95%;发证面积22.65亿亩,占已确权林地总面积的87%,8379万农户拿到了林权证。二是启动国有林场改革试点。2011年国家林业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出通知,在河北、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湖南、甘肃7省开展全国国有林场改革试点。试点的主要内容是,探索新的森林资源管理体制,创新生态公益型林场、商品经营型林场的经营机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试点将在2年内完成。三是推进草原承包经营。截至2010年底,全国已落实草原承包33.1亿亩,占50亿亩可利用草原面积的66%。2011年,按照权属明确、管理规范、承包到户的要求,积极推进草原承包工作,依法明确草原权属,实现草原承包地块、面积、合同、证书“四到户”。四是深化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全面落实以项目法人责任制为核心的“三项”制度,严格基本建设程序。创新建设管理机制,规范中小型水利工程项目法人组建,积极推行集中组建项目法人、集中建设管理等建设管理模式,积极探索设计施工总承包、代建制、施工图审查制度。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行为,形成公正、透明的水利建设招投标机制。五是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并制定了一系列刚性要求和硬措施,如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把水资源管理纳入县级以上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政绩考核体系;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等。
2011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推进,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改革都取得不少新进展,金融业整体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 大型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继续深入。一是已改制的大型商业银行不断强化公司治理,盈利能力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由2006年的不足9%提高到2011年的20%左右。二是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到12个省(区、市),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显著改善。三是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改革方案获国务院批准并完成200亿元人民币注资。积极研究中国进出口银行改革实施总体方案,推进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转型改制,成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改革工作小组。
(二) 小微企业和农村金融组织制度创新加快。一是推动建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和银企合作对接平台。截至201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余额10.8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9万亿元,比去年多增2093亿元,增速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10个百分点,连续3年实现贷款增速和增量“两个不低于”的目标。二是稳步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截至2011年末,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达2667家,其中农村信用社2240家;共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786家,其中村镇银行726家。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减少至1696个,其中2011年减少了616个,24个银监局实现了机构和服务双覆盖。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14.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7万亿元,比去年多增3789亿元,增速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8.8个百分点。涉农信贷投放已连续多年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
(三) 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继续推进。目前已完成放开货币、债券市场利率和外币存贷款利率,实现人民币“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改革目标。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的基准性稳步提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呈双向浮动态势,弹性增强。2011年244个交易日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143个交易日升值,101个交易日贬值。据国际清算银行计算,全年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4.95%,实际有效汇率上升6.12%。
(四) 资本市场改革稳步进行。一是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措施全面落实。研究修订主板融资制度,拟定创业板再融资制度,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方案。有序推进融资融券由试点转向常规。二是积极稳妥地推进上市公司债券发行监管改革,将债券融资审核与股权融资审核分离。启动创业板公司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上市商业银行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试点进展顺利。截至2011年末,债券市场余额为22.1万亿元,债券融资占直接融资的比重达到75.8%。三是期货市场改革稳步进行,铅、焦炭、甲醇3个商品期货新品种上市。修改完善天然橡胶、燃料油、棕榈油等已上市期货合约和交割规则,试点铅、黄金等期货品种套保制度改革,推动铜、铝期货保税交割试点。推动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信托公司参与股指期货市场。四是启动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试点,支持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融资。
(五) 保险业改革创新不断深化。一是产品服务创新深入进行,继续推动农村小额保险试点。2011年,全国有22家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业务,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73.8亿元,同比增长28%。在北京、上海等5个城市开展变额年金试点工作。二是开展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试点,探索设立自保公司和农村保险互助社。三是继续推进人身险结构调整,强化了对产险公司经营情况、偿付能力等情况的监测。四是加快推进全国车险联合信息平台建设,目前除西藏外已基本建成;下发《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研究制定车险条款和费率管理办法,车险结案率逐步提升,结案周期明显缩短。
(六) 金融监管体系不断完善,监管协调加强。一是银行监管方式和手段得到改进,有序推进新监管标准实施。二是大力推动上市公司提升质量,开展了首批287家上市公司内控规范试点工作,全年调查内幕交易、市场操纵、“老鼠仓”、虚假披露等违法违规案件209起。三是强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减少2家。全年对2162家次保险机构和中介机构进行了现场检查。
(七) 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有序实施。一是完善应对大规模跨境资金流入预案,严厉打击“热钱”等违法违规资金流入。二是在江苏、山东、福建等7省(市)开展进出口核销改革试点,出口收入存放境外政策推广至全国。三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内地域范围扩大到全国,2011年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2.08万亿元,是2010年同期的4倍。跨境人民币业务从经常项目扩展到部分资本项目,银行全年累计办理对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202亿元,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907亿元。四是银行间外汇市场增加澳大利亚元、加拿大元对人民币交易,实现人民币对泰铢银行间市场区域交易,人民币对韩元等5种非主要国际储备货币银行柜台直接挂牌交易。五是香港人民币业务平稳较快发展。2011年末,香港人民币存款达5885亿元,人民币已经成为香港第三大货币。
(八) 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一是正式开展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分析与发布。全面统计监测理财信托业务。编制了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指数(MHPI)。二是加强支付体系建设。在全国推广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和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稳妥推进新版票据实施,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三是信息化步伐加快。建立金融标准认证体系,全面启动银行卡芯片化迁移,开展社保卡加载金融功能试点,军人保障卡推广到全军。四是加强货币金银管理和完善国库现代化体系,推动人民币现钞跨境调运。五是加强征信管理和服务。截至2011年末,企业征信系统收录企业及其他组织信息1809万户,个人征信系统收录8.05亿自然人信息。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周密部署,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深入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总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开放型经济水平全面提升,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结构调整,也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积极贡献。
第一,对外贸易稳定平衡发展。2011年,国际市场需求疲弱,发达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持续恶化,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贸易保护主义加剧,日本大地震一度对全球特别是东亚地区供应链产生较大影响。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与国内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等问题交织,我国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和风险明显上升,外贸稳定发展面临很大困难。针对这一形势,国家明确把“拓市场、调结构、促平衡”作为外贸发展的着力点,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在拓市场方面,保持外贸政策基本稳定,创新贸易融资产品,加大对中小外贸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范围,加快理赔进度,帮助企业化解出口收汇风险;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举办一批交易会或博览会,支持企业参展、办展,继续改善海关、质检、外汇等服务,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在调结构方面,着眼于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巩固提升传统优势,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建设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等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严格“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管理,支持具有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产品出口;举办外贸商品质量提升年活动,开展对非洲出口“打假保知”专项治理。在促平衡方面,加大进口促进力度,推动进口便利化;增加能源原材料、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消费品进口。总体来看,这些措施取得明显成效,对外贸易保持稳定平衡发展。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3.64万亿美元,增长22.5%,其中出口1.9万亿美元,增长20.3%,进口1.74万亿美元,增长24.9%。贸易顺差继续收窄,全年贸易顺差1551亿美元,下降14.5%,为连续第三年下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1%下降到2.1%。同时,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全年服务贸易有望突破4000亿美元,完成国际服务外包执行金额238亿美元,同比增长65%。
第二,利用外资质量进一步提高。我国坚持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的方针,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完善吸收外资环境,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优化产业结构,发布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引导外商投资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环节;严格限制外商投资“两高一资”行业;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促进文化领域利用外资;鼓励外资在华设立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优化区域结构,制订区域发展规划与政策,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新疆库尔勒等15家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中西部地区国家级开发区占比上升至50%;强化支持,提升中西部利用外资规模和质量;支持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推动国家级开发区深入开展节能环保国际合作,中德青岛生态园已经揭牌,启动中日生态园洽谈。创新投资方式,出台《关于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全面启动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完善投资环境,建立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促进外资并购有序发展;提高投资便利化程度,减少外资行政许可事项,进行格式化审批试点,提高外资审核效率。2011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116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7%,位居全球第二,连续20年居发展中国家第一。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552亿美元,增长20.5%,占使用外资总量的47.6%,首次超过制造业比重。亚洲成为我国利用外资增长主要来源地区,欧美对华投资有所下降。
第三,对外投资合作扎实推进。我国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规划引导和服务保障,政府为企业“走出去”创造外部发展条件。2011年,更新165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合作指南,发布115个国家投资产业指引和63个国家投资障碍报告。促进境外能源资源、农业和林业合作,规范中央企业“走出去”行为。支持企业建立或并购境外营销网络,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对外投资加速发展。完善《对外承包工程条例》配套措施。健全境外安全风险预警及信息通报制度,积极应对日本大地震和西北非局势动荡。2011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601亿美元,增长1.8%,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1034亿美元,增长12.2%,派出各类劳务人员45.2万人。
第四,多双边经贸关系总体改善。推动20国集团等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成为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建设性参与者。稳步推进自贸区战略,联合日本提出10+3和10+6自贸区倡议,中韩达成启动自贸谈判共识,中日韩完成自贸区联合研究,认真应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推进与瑞士、海合会的自贸谈判,与哥斯达黎加自贸协议提前实施。积极推动多哈回合谈判,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深入参与APEC、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和区域机制,并作出重要贡献。积极推进双边对话与合作,成功举行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线届中美商贸联委会,中欧高层互访频繁。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建立公平、合理、非歧视的国际贸易体系。多渠道、多层次、多手段应对经贸摩擦,最大限度维护我国出口企业的权益。
一是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2011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完成全年900万人目标的136%。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53万人,完成全年500万人目标的111%。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80万人,完成全年100万人目标的180%。2011年底,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
二是就业政策进一步完善。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从14个方面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就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十二五”促进就业专项规划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为未来五年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推动就业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是重点群体就业保持稳定。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首位,精心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启动新一轮“三支一扶”(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计划,实施三年百万就业见习计划,并进一步加强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建设继续推进,面向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就业服务等工作不断加强,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0万人。通过积极开发公益岗位,深入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帮助一大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
四是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积极推进。对85个国家级创业型城市进行绩效评估,积极落实创业扶持政策。高校毕业生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取得新进展。
五是职业技能培训得到加强。国务院首次召开全国职业培训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完善培训补贴政策,全年共有1700多万人次接受各类政府补贴性职业培训,并得到职业技能鉴定服务。
六是公共就业服务不断加强。实名制就业援助和就业失业管理进展顺利,就业信息监测制度初步建立,全国招聘信息公共服务网开始试运行。失业动态监测在全国105个城市的3568家企业试行。
七是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加快推进。加大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整合工作力度,研究提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整合的方式和重点,明确了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的目标和任务。
(一)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全面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法,不断加大培训宣传力度,制定出台13个配套法规文件。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和新农保第三批试点启动,全国27个省份的1900多个县和4个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纳入试点。15个省区市实现新农保制度全覆盖。2011年底,全国国家试点地区参加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3亿人,8759万人按月领取养老金。加上各地自行开展试点的,两项保险总参保人数达3.64亿人,其中达到领取待遇年龄人数10325万人,实际领取待遇人数9880万人。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成果进一步巩固,基本实现了职工医保、工伤保险市级统筹。事业单位职业年金试行办法出台。普遍开展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推进医疗保险付费制度改革。东部7省(市)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工作和工伤预防、工伤康复试点工作继续推进。
(二)社会保险扩面征缴任务全面完成。2011年底,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8亿人、4.7亿人、1.4亿人、1.8亿人、1.4亿人。全年5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2.3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6%;总支出1.79万亿元,增长21.1%。500多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纳入职工养老保险制度,596万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纳入职工医疗保险,312万“老工伤”人员纳入了工伤保险统筹范围。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外国人参保工作开始启动。
(三)社会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2011年全国月人均养老金达到1531元。从2012年1月1日起,第8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平均提高10%。这次调整综合考虑2011年物价上涨和职工工资水平增长等情况,并对具有高级职称的企业退休科技人员、高龄人员等群体适当提高调整水平。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贴标准从每人每年120元增加到200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进一步提高。建立失业保险金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制度,20个省份上调了失业保险金标准。工伤保险待遇大幅度提高。
(四)基金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稽核和基金监督检查力度加大,有关部门共同开展社会保险反欺诈工作,研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办法,加强基金监管能力建设,确保了基金安全有效运行。
(五)经办管理服务水平逐步提高。2011年,全国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续78万人次,办理跨统筹地区转续医保关系44万人次。95%以上的参保人员就医实现了直接结算,27个省启动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25个省份开展跨省直接结算。28个省实施定点医疗机构分级管理。金保工程一期建设全面完成。2011年底,全国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1.99亿人,比去年底增加9600万人,并通过加载金融功能实现用途扩展和便民服务。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收入不公平影响人的一时,教育不公平影响人的一生。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教育改革发展不可移易的指导思想和重大任务。过去一年多,党和国家坚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推动教育公平迈出新的步伐。
(一)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坚持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启动实施第二期“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2010年、2011年中央投入50亿元,重点改善学校食宿条件,提高农村初中巩固率。启动“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2010年、2011年中央投入168亿元,主要用于农村学校图书、教学仪器设备以及寄宿条件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2011年共聘用特岗教师49870人,覆盖21个省份的16536所农村学校。为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2010年、2011年中央安排资金20亿元,实施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试点项目。努力缩小区域教育差距。教育部分别与实现“两基”目标的27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备忘录,明确各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扩大“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规模,2011年安排15万人,由北京等15个省市承担,面向河南等中西部8省区招生。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各地结合实际,划定学区或片区,统筹教学和人事管理,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大教师交流力度,有些地方每年交流的教师数占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5%左右。把更多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有些地方达50%左右。
(二)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资助政策,扩大资助范围,增设资助项目,提高资助标准。免除3000多万名农村寄宿制学生住宿费,其中1228万名中西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生活补贴。学前教育从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由地方建立资助制度,对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予以资助,中央财政予以奖补。继2010年后再次提高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达到小学每生每天4元,初中每生每天5元。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已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较为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三)初步解决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问题。认真落实“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政策,努力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2011年,全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约79.2%,比2010年增长12.7%。2010年、2011年,中央财政共安排79.6亿元奖补解决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较好的地区。切实关心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上学问题,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
(四)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中央安排近210亿元改善民族教育办学条件、资助困难学生。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组织94所高校对口支援新疆等18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67所高校。扎实推进教育援疆工作,2010年中央新增教育专项资金72亿元、对口支援省市教育援疆试点项目资金7.2亿元。扎实推进教育支援西藏和四省藏区工作,2010年落实中央新增教育专项资金51亿元、地方专项资金及社会捐赠54亿元。稳步推进双语教育。加大内地学校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工作力度,举办西藏、新疆内地中职班,培养技能人才近万人。2011年新疆、西藏等各类内地民族班招生规模达6.5万人。目前,内地各级各类教育民族班在校生达9.6万人。
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修订《残疾人教育条例》,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2010年、2011年,中央共安排41亿元,支持中西部地区新建、改扩建特殊教育学校1001所。
(五)着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60万人,就业形势严峻。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关部门通过拓宽就业渠道、大力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加快建立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对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等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2011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77.8%,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9年保持在70%以上。
(六)通过规范管理促进教育公平。针对人民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乱收费、乱办班、教辅材料散滥等问题,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建立健全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机制。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积极推进源头治理。重视建章立制,建立健全规范办学、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等8项制度。着力治理中小学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问题,坚持自愿与非营利原则,严格界定收费范围、程序和权限。采取切实措施禁止各种形式的乱办班,明确要求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各类重点校、重点班、实验班,严格禁止任课教师以任何形式进行收费性补课,对中小学违规办补习班等问题,实行监测点动态管理。下大力气治理中小学教辅材料散滥问题,进一步加强对教辅材料出版、印制、发行等环节的监管,继续开展对盗版教辅材料专项整治工作。
2011年初,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协调小组与各地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确定的任务是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1000万套。为完成好这一任务,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2011〕45号),明确了资金投入、土地供应、税费减免等政策,对规划建设、工程质量、分配和运营管理等作出了部署。各级地方政府都把这项工作提到重要日程,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全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在任务重、困难多的情况下,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取得了较大进展。
(一)完成了预定任务。全年完成投资近万亿元,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1043万套,基本建成432万套。在新开工的保障房和棚改房中,已有三分之一主体结构基本完成,三分之一进入楼层施工,三分之一正在基础施工。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顺利推进,不仅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开工目标,为完成“十二五”时期建设任务奠定了基础,也使更多困难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得到满足。特别是随着公共租赁住房的大力发展,城镇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困难将逐步得到缓解。
(二)强化了工作责任。逐级签订了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责任书,进一步落实“省级政府负总责、市县政府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及时把开工建设任务落实到市县和具体项目。建立考核问责机制,对资金土地不落实、政策措施不到位、建设进度缓慢地区的政府负责人进行约谈,对没有完成目标任务地区的政府负责人进行问责。加强监督检查,在各省(区、市)开展了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巡查工作;要求各地公开项目名称、位置、规模、建设进度等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三)加大了资金投入。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713亿元,是2010年的2.2倍。各省(区、市)也努力多渠道筹措资金。一些省份比照中央标准1∶1安排财政补助资金;一些省份将中央代发地方政府债券的90%以上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一些地方提取土地出让总收入的一定比例作为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一些地方组建保障性住房融资平台,在符合风险防范要求的前提下,积极筹措银行信贷等资金;一些城市在保障性住房项目中配建商业设施,以平衡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2011年还推进了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工作。一些地方创新举措,探索“企业融资、政府贴息”方式建设公共租赁住房。
(四)增加了土地供应。全年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超过4万公顷,有效满足了项目开工建设需要。各地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实行单列,力争做到优先安排、应保尽保,还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确保项目及时落地。为方便群众生活和就业,一些城市还尽量把保障性住房项目安排在交通便利、设施完善的区域。
(五)提高了质量和分配管理水平。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在规划选址、设计施工、建筑材料、竣工验收等环节严格把关。项目法人对住房建设质量负永久责任,其他参建单位按照工程质量管理规定负相应责任,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追究责任。实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责任终身制,推广质量责任永久性标识制度。努力加强分配和使用管理。各地及时公布了住房保障准入标准,完善了申请、审核、轮候、配租配售和公示制度。通过分配过程公开透明,力促结果公平公正、使用合理有序。不少地方还根据实际需要,健全了工作机构,提高了管理效能。
2011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全面推进五项重点改革的同时,将全民基本医保制度建设、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作为三大重点任务,攻坚克难,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成效。
一是全面推进全民基本医保制度建设。主要抓了“一扩大两提高”,即扩大覆盖人群,提高补助标准,提高报销水平。到2011年底,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参保人数扩大到13亿人,三项基本医保参保率达到95%。各地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都提高到了每人每年200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由60%提高到70%左右。医保报销范围由住院延伸到门诊,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门诊统筹基本实现全覆盖。医疗救助资金进一步增加,2011年已筹集资金188亿元,1—9月份共救助6487万人。提高农村儿童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保障水平工作全面推开,困难家庭患儿看病费用实际报销比例由40%提高到90%,2万多名患儿从中受益。积极推进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创新,规范医疗行为,方便群众就医结算。推广就医“一卡通”,实现统筹区域内医药费用即时结算。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分别在统筹地区内普遍实现了医药费用即时结算。一些地方开展医保付费方式改革,遏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减轻患者看病负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2011年,全国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达到26.5元,10大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55.3%,孕产妇、0—6岁儿童和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人数达到1.9亿人,规范管理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人数分别到达6128万人、1668万人和279万人。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完成,覆盖越来越多的重点人群。
二是着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落实这项工作的重要抓手。到2011年7月底,全国范围内提前实现了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在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实际销售价比制度实施前平均下降30%,基层群众用药负担明显下。